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完成阶段性目标
2023年12月04日 09:41 来源:产经新闻 作者:admin 点击:次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是中央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走过8年历程,目前阶段性目标已顺利完成。”30日,在生态环境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该部法规与标准司司长赵柯表示,通过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当年设定的阶段性目标,即“责任明确、途径顺畅、技术规范、保障有力、赔偿到位、修复有效”,已基本完成。
赵柯介绍,我国现行有效法律299部,其中多部已写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例如民法典、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森林保护法等,为美丽中国建设奠定了法律基础。2022年,生态环境部联合最高法、最高检和科技部、公安部等11个相关部门共14家单位印发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管理规定》,为深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法律制度日益健全,我国不少地方的受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今年1月至11月,全国共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约7000件,涉及赔偿金额约40亿元,推动修复地表水体约4800万立方米、地下水约1000万立方米、土壤约170万立方米、湿地约149万平方米、农田约170万平方米、林地约1000万平方米。
据悉,生态环境部下一步将全面贯彻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管理规定》,压实地方党政主体责任,将改革成果纳入相关法律法规,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逐步实现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记者张蕾)
转自:光明日报
新闻排行
- 最新发布
- 从城市到乡村,美丽中国建设实施体系不断完善
- 因地制宜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让更多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 增量不增利 合理保障新能源发电收益措施有待完善
- 山东水兴建设集团党建融入生产经营工作实践
- 碳减排压力大 钢铁行业电气化迫在眉睫
- “生态修复+文旅开发” 百年石屋焕“新”
- 三季度中国清洁能源建设景气指数、电力建设发展指数发布
- “红色党建”护航“绿源环保”—环保能源集团党总支为集团高质量
- 光伏设备退役潮将至,“新型污染源”亟待规范治理
- 中国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
- 三大指数同步回升释放积极信号——透视10月份PMI数据
- “古建之美+良好生态” 古村落群焕发新风采
- 农旅文化新里程、南充市花仙子农业有限公司 张通凡
- 鼓励各类资本提升绿色低碳领域投资比例
- 我国将加强入海排污口监管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