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院士联手24小时手术救回8岁“硬汉”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移植病房,有一位8岁的回族男孩龙龙。因为肝包虫病,他在5岁时接受了人生的第一次手术,切除了左半肝。2017年,肝包虫病复发,侵犯了多条肝脏重要血管,其中肝静脉是肝脏血液回流到心脏的唯一通道。经当地专家推荐,男孩的父母带着他来到了北京,恳求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执行院长董家鸿挽救孩子的生命。
在由董家鸿院士与台湾高雄长庚医院名誉院长陈肇隆院士的联手救治下,这个男孩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挺过了一场24小时的生死手术。龙龙术后恢复得很快,“我想弟弟。”近日,这个8岁的“硬汉”要出院回家了。
15个专科联合制订“双保险”手术方案
8岁,终末期肝包虫病,第二次手术……为了确保龙龙的手术效果,两位院士组建了跨15个临床医技科室的MDT(多学科联合)团队,包括肝胆外科、肝胆内科、儿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心脏外科、泌尿外科、普通外科、胸外科、护理部、检验科、影像科、超声科,术前反复讨论,从各方面评估患儿的手术风险和效果。
首选的手术方案是“离体肝切除,自体肝再植术”,董家鸿院士在国际上率先将这种术式应用于治疗终末期肝包虫病,已成功拯救多例患者。但龙龙的自体余肝体积有限,加之术前影像提示,肝脏变形较为明显,包虫病灶位于肝脏核心区域,且已经侵犯了肝脏的主要血管,这使得手术风险大大提高,剩余肝脏有可能难以正常发挥功能。
为此,手术团队决定有必要制订补充方案——活体肝移植手术,以确保应对任何意外情况。与龙龙的家人讲明病情后,母亲毫不犹豫地表示愿意为儿子提供肝源。医院立即安排了血液化验、肝脏造影等系列检查,并分别针对两套方案,进行三维影像重建和虚拟手术规划,制定了两套完备的手术预案。
15小时主攻自体肝切除再植
龙龙的手术是当日肝胆外科的第一台手术,而为了确保必要时立即启动活体移植预案,母亲需在麻醉等待区等候,时刻做好手术准备。“尽力能用患儿的肝脏,避免对母亲的损伤。”抱着这样的决心,早上8点,麻醉科主任张欢带领赵艳军医师,为患儿进行麻醉并预置了系列生理功能监测设备。9点半,开始正式进入手术环节。因为曾经接受过复杂的腹腔手术,因此龙龙腹腔内的解剖结构发生了很多改变,重要的器官、血管都粘连在一起,难以清晰分辨。手术团队耐心细致地完成了肝脏与粘连组织的分离。接着从紊乱的组织结构中,精准解剖出肝脏与身体连接的管道,随后一一截断,至此,带有虫癌又经历过一次手术的肝脏顺利取出体外。小小男子汉闯过第一关,进入“无肝期”。
肝脏是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核心器官,人体没有肝脏这段时间,需要麻醉医生对体内微环境进行精细调控以维持生命机能的平衡,因此这一时段也是对龙龙生命力的挑战。第二步是体外虫癌切除、血管修复,仅这一步就耗费了6个多小时。在低温器官保存液中,肝脏移植医师对离体的肝脏进行病灶切除,不能让病灶有一丝残留。同时还必须保留充足的肝脏,和完整的血管结构,保证剩余肝脏不仅体积够大,还要功能正常。虫癌蚕食了肝脏的核心区域,侵入胆管、血管,扼住了龙龙生命的枢纽。两位院士带领肝胆外科卢倩医师等仔细剥离病灶,将菲薄的管道一一分离、修复,并修整成适宜重新接入体内的形态。
- 最新发布
- 民建爱心妈妈情暖童心 涪陵百胜镇小学“六一”洋溢温情大爱
- 情定长岗坡!广东省罗定市举行“520”集体婚礼 倡导婚俗新风
- 探秘“本草撷华”:运城博物馆中医药文化器具展华彩绽放
- 梁平区义门陈文化传播中心开展“义门文化新内涵”活动
- 山东济宁:科技“外卖”进麦田 点单服务促春耕
- 《关键词:三月三歌圩是骆越后裔民族共同的文化标志》
- 中国中煤新集设备维修公司:让一线员工当“主角”
- 中国中煤新集设备维修公司:不惧挑战攻坚克难 挥戈奋进勇谱新篇
- 江西:遂大高速最长五指峰隧道施工稳步推进
- 湖南省岳阳市政府口岸办赴河南省周口市考察调研临港产业国际贸易
- 山东济宁:数据多跑 路群众少跑腿
- 江西:高速建设者 喜迎“世界微笑日”
- “三打三防”专项行动为锚点,黄陵铁警开展专项警情模拟以练促战
- 山东鱼台:小棉花开满致富路
- 江西遂川:公路助力沿线发展“快车道”